2011年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白城市统计局
2011年3月15日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统筹“三化”,大力实施“三动”、“环境立市、兴工立市、创造富市”战略,构建“五大基地”,强化“六大建设”,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国民经济强劲增长、民生得到改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综 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8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70.3亿元,增长27.0%;第三产业增加值183.3亿元,增长9.3%。按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27366元,比上年增长25.8%。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9:45.6:35.5调整为18.2:48.8:33.0。2011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9%,第二产业贡献率为62.9%,第三产业贡献率为21.2%。
全年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42.5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4.6亿元,增长36.4%。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15.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8亿元;公共安全支出5.2亿元;教育支出17.9亿元;科学技术支出0.5亿元;文化体育及传媒支出1.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0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0.9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8.6亿元;交通运输支出3.9亿元。
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0。其中: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1%;食品类价格上涨12.4%;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1 %;衣着类上涨1.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居住类价格分别下降了1.7%、2.8%、2.6%。
201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9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15.7%;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26.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低于省定目标0.7个百分点;创业促就业成功项目1000个;创建充分就业社区23个,完成年计划的101%;解决零就业家庭比率10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0万人次,完成年计划的102%。异地转移就业28.8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01%。
农 业
2011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农业产值110.9亿元,同比增长34.4%;畜牧业产值54.6亿元,同比下降1.8%;渔业产值3.0亿元,同比增长20.1%;林业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28.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95.9%。2011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28.9万吨,同比增长12.4%,其中:玉米产量192.8万吨,同比增长9.2%;水稻产量74.7万吨。同比增长4.0%。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5.7万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1.8万公顷,玉米播种面积40.6万公顷。畜牧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肉类总产量9.8万吨,同比增长12.0%;禽蛋产量5.1万吨,同比增长6.5%;牛奶产量14.4万吨,同比增长6.5%。
2011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168户,同比增长5.0%,加工产品共有17系列715个品种。农产品年加工能力达140万吨,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50%。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实现利税15.6亿元。投入园区建设资金11亿元,新建农业科技园区35个、扩建农业科技园区56个,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到177个。庭院经济发展农户达到22.8万户,占庭院经济发展农户总数的70%。庭院经济总收入52012万元,户均收入达2279元。2011年是“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建设的第二年,全市96个省级示范村继续以泥草房改造、村屯道路硬化、环境卫生整治、村屯绿化美化、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内容,围绕上述重点建设内容进行项目规则和申报,共完成重点项目425个,总投资25214万元,争取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867万元。
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40个,有机食品92个,无公害农产品186个,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417.5万亩。
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市全口径工业完成增加值247.7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09.6,比上年提升38.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3.3亿元,比上年增长38.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375.7亿元,比上年增长48.8%。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9%,其中重工业为97.7%,轻工业为99.9%。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和股份制企业分别为100.4%、100.9%和98.3%。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236户,占规模以上工业总户数的82.8%,比上年末减少49户,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5%,增幅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7.6亿元,比上年增长63.1%。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1.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9.7%。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7.9亿元,同比增长31.6%。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8.4亿元;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80.0亿元;第三产投资完成59.5亿元。
全市亿元以上项目个数为56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投资196.1亿元,同比增长93.4%;县域投资完成259.6亿元,同比增长50.9%;能源投资完成103.8亿元,同比增长58.3%;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33.0亿元,同比增长48.0%。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10.1亿元,比上年增长37.1%;零售业零售额1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住宿业零售额4.8亿元,比上年增长27.1%;餐饮业零售额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2.4%。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7.9亿元,增长16.8%,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151.5亿元,增长16.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3亿元,增长19.1%。
对外经济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1884万美元,同比增长46.0%。其中,进口2028万美元,同比增长11.9%;出口9856万美元,同比增长55.8%。
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755项,实际到位域外资金460亿元,同比增长33.3%。实际利用外资额8741万美元,同比增长12.8%,其中直接利用外资3459万美元,同比下降37.1%;间接利用外资5282万美元,同比增长134.9%。
交通、邮政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3.5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9634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国道402公里;省道841公里;县道733公里;乡道3684公里;专用公路33公里;村道3941公里。2011年全市公路专业养护里程9319公里。其中:干线公路养护里程1243公里;农村公路养护里程8076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2048万吨,货运周转量96767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1357万人,客运周转量180099万人公里。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6512万元,同比下降23.0%;发送函件115.3万件,同比增长33.0%;特快专递11.7万件,同比下降6.0%。
全市共有星级宾馆12家,旅行社16家,AAAA级景区2处,AAA级景区1处,AA级景区4处。全市全年完成接待国内外游客174.8万人次,同比增长17.2,实现旅游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27.8%。
金融保险
2011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58.5亿元,比年初增加51.6亿元。其中,企事业存款余额135.8亿元,比年初增加27.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7.8亿元,比年初增加29.6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9.8亿元,比年初增加2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2.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96.5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8.9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3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5.6亿元,农业险保费收入1.0亿元。全市赔款给付金额1.7亿元。其中:人身险给付金额0.3亿元,财产险赔款金额1.0亿元,农业险给付金额0.4亿元。
全市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1.6亿元,比上年增长8.8%。
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储备各类项目131项。全市共向国家、省申报各级各类项目45项。其中工业12项、农业29项、社会发展4项。至2011年末,已立项38项。其中,国家项目15项、省项目23项,争取项目资金1400多万元。组织实施市本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8项,投入项目资金80万元。推荐并获得省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新认定科技型企业数38户。
2011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2所,当年招生2509人,年末共有在校学生7387人;中等职业学校当年招生4210人,在校学生8597人。全市普通初中招生19206人,在校初中学生60713人,毕业生20193人;普通高中当年招生10776人,在校高中学生30445人,毕业生9655人;小学当年招生20053人,在校学生112413人,毕业生1849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357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升学率100%。
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8个,群众艺术馆1个,博物馆5个,公共图书馆6个。全市现有广播节目5套,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全市电视节目6套,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8万户。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机构398个,其中,医院33个,卫生防疫机构5个,妇幼保健站(所)6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7045张,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6142张,比上年增长0.4%。全市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680人,医生4197人。每万人拥有医生20.7人,拥有医院床位30.3张。
全年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目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已达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1%。全民健身工程初具规模,共有体育健身广场9个。全年各级体育赛事中,共获得金牌37枚,银牌25枚,铜牌29枚。共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运动员16人。
环境保护和治理
全年优良天数为35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7.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级声级为54.1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级声级为67.8分贝。
全年环保专项行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846人次,检查企业398户次,对12户违法排污、超标排污的单位分别进行了限期整改、关停、搬迁和取缔。全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全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框架体系进一步巩固。全市现有自然保护区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全市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1.2万公顷,占辖区面积比重达到12.1%。
城市建设和管理
2011年全市重点实施了便民、利民建设工程。实施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工程、暖房子工程、休闲广场建设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工程、道路新建工程和维修工程、排水建设工程、供水设施建设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市区人均城市道路面积9.2平方米,用水普及率、供热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分别达98.0%、70.9%和82.8%。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8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1.5%。加强对供热、供水、燃气等行业监管,确保城市安全运行。完成供水3256万吨。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储蓄增量高于上年,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0756元,比上年末增加1480元。据抽样调查,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814元,比上年增长12.0%。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6%,比上年下降3.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7平方米,同比增长0.9%。201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比上年增长22.1%。
2011年全市已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17.2万人,实际缴费人数为16.3万人,占参保人数的94.5%。养老保险费征缴达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3亿元,增长24.3%。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0.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0.5亿元。由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402.33元。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为12.1万人。
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7.0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4.7万人;大学生参保1.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7.1万人;农民工参保2.4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5.5万人。
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2万人,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1785人。征收失业保险费371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662万元,下降了15.1%。
2011年,全市低保对象18.7万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9.3万人,农村低保对象9.4万人。全市收养类单位年末床位7138张,收养5247人。全市有救助站5个,全年救助5226人次。全市城镇社区服务设施602处,社区服务中心36个。农村敬老养老社会福利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
说明:1、本公报发表的数据为年度快报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部分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3、本公报白城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