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城市本级2022年决算的报告
一、2022年决算情况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白城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困难挑战,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实,加强财政运行调度,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为全市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7亿元,为预算(调整后预算,下同)的101.6%,同比下降24.1%,加上债务转贷收入22.63亿元,上级补助收入54.07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上年结余和调入资金28.01亿元,市本级财政各项收入总计为114.98亿元,与向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的预算执行数相同(以下简称原报告数)。
2022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48亿元,为预算的108.7% ,同比增长13.2% ,加上上解上级支出0.28亿元、债券还本支出20.91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及结转下年支出25.31亿元,市本级财政各项支出总计114.98亿元,与原报告数相同。
2022年,市本级财政收入总计114.98亿元,财政支出总计114.98亿元,收支相抵,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4.91亿元,为预算的119.8%,同比增长8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债务转贷收入、上年结余、调入资金等,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16.23亿元,与原报告数相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9.73亿元,为预算的115%,同比下降8.6%,加上债务还本支出、调出资金、年终结余等总计16.23亿元,与原报告数相同。收支相抵,实现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情况
2022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收入29.1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0.78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99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9.85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1.51亿元。比原报告数增加5.35亿元(由于原报告数据统计时,全省社保基金决算尚未完成,此次数据为决算数据),同比增加22.5%,主要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市级统收统支。
2022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支出33.7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0.66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81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1.46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4.78亿元。比原报告数增加10.51亿元(由于原报告数据统计时,全省社保基金决算尚未完成,此次数据为决算数据),同比增加45.3%,主要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市级统收统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因2021年国家系统更换升级,部分支出未列支,在2022年陆续列支,所以导致支出数比上年大。收支相抵,结余-4.58亿元。
(四)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2年,经省政府批准,省财政厅核定白城市本级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150.31亿元,比2021年新增债务限额7.05亿元。2022年末,市本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44.62亿元,低于核定限额。
二、2022年预算执行效果
按照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2022年预算的决议,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精准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深耕财源建设,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牢牢守住财政风险底线,着力支持经济稳定发展。
(一)抓统筹,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加强财源建设。依法组织收入,加强财税联动,确保应收尽收。2022年市本级税占比52.4%,在大规模退税的情况下,税占比较2021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财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兜牢“三保”底线。全年共争取到位上级转移支付资金54.07亿元,同比增长22.5%。清理回收存量、占压资金1.74亿元。通过积极筹措资金,为“三保”支出提供有力保障。防范化解风险。安排2.08亿元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资金6.83亿元偿还债务本息,申请再融资债券23.22亿元,化解政府偿债压力,牢牢守住不发生财政风险的底线。
(二)增活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投资增信心。抢抓积极财政政策窗口期,加快政府专项债券支出使用进度,2022年专项债券支出15.3亿元,支持污水处理、供热一城一网互联互通、绿电产业示范园区双创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稳企业活市场。严格落实国家新的组合式税费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2022年,全市共为市场主体减负14.5亿元,其中:留抵退税9.6亿元。全年减负规模相当于2021年的6.6倍左右。市本级全年减轻企业税费负担3.55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共计退付1.6亿元,力度为历年最大。降成本助发展。争取融资担保机构降费奖补资金332万元,支持小微企业纾困发展。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市本级对承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减免租金171万元。同时强化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对民航、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
(三)谋发展,助力重大战略实施。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6.2亿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耕地地力保护、生产者补贴等各类资金4.19亿元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综合改革等资金0.27亿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严格落实财政科技投入“只增不减”的政策要求,投入科技资金0.57亿元,较上年增加26.4个百分点,着力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积极谋划申报科尔沁沙地北缘综合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通过国家竞争性评审,一次性获得中央、省财政奖补资金2.3亿元。支持实施“氢动吉林”行动,全力推进“陆上风光三峡”建设,投入资金2亿元,推动全国规模最大的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建设,白城在全省率先步入“绿电+绿氢+绿氨+绿醇”新赛道。投入污染防治资金0.5亿元,用于秸秆“五化”利用和全域禁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网运行、工业污水处理、东湖湿地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建等项目。
(四)惠民生,推进人民幸福感提升。大力支持就业创业。投入各类就业资金0.8亿元,支持新型学徒、创业培训、企业职工竞赛、以工代训等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投入资金9.47亿元,支持学前教育加快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特色发展,落实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阶段全过程各项财政资助政策。持续强化社会保障。投入资金0.9亿元,保障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优抚对象人员相关待遇落实。投入资金0.45亿元,保障退役军人自主就业补助金、待安置期间生活费、社会保险接续等合法权益。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580元提高到610元,支持发挥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道防线作用。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投入资金0.9亿元,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基层体育设施条件,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支持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投入资金0.83亿元,支持公租房保障、城市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加强城市运维管理。投入资金0.4亿元,为我市创建文明城打造了新亮点。
(五)抓改革,优化财政服务效能。有序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2022年,已正式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进行预算编制和业务执行,努力推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改革模式,财政信息化建设稳步提升。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做到政策项目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约束。有序推进市与区分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进一步明晰和规范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和收入划分,提升市级统筹调控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下一步财政工作
2022年决算情况整体较好,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相关决议和意见得到了较好执行,各项工作任务得到较好完成,但是当前财政运行和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受复杂多变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财源建设基础不够牢固;基层“三保”、偿还政府债务、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等支出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仍需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认真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和本次会议提出的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力以赴做好财政各项工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纵深推进财源建设,增强财政发展后劲。强化部门协作,推动各部门深度参与主动谋划和推动财源建设工作,形成纵深推进财源建设的强大合力。培育壮大新增财源,密切关注绿电产业园区相关企业投资建设情况,推动企业早投产出效益。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决策部署,继续落实好退税减税降费政策。严格财政收入管理,依法依规征管缴库,严厉打击偷税、骗税行为,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加大争取上级支持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出台更加有利于白城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政策和综合改革措施,围绕上级政策取向和资金投向,深入挖掘白城各方面特殊性因素,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我市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坚决贯彻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加强预算编制源头管理,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坚持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继续压减非重点、非刚性、非急需支出,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腾出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资金资产的统筹盘活力度,加大各类沉淀资金盘活使用力度,深挖各类资产资源的统筹盘活潜力,增强政府调控统筹能力。加大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加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专项债券对经济的有效拉动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突出绩效优先导向,做好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审核,对低效无效的项目一律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统筹用于亟需支持的领域。
(三)坚持优先保障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大力支持推进乡村振兴,保障财政支农投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粮食生产相关惠农补贴政策,完善粮食生产激励机制,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支持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持就业优先,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稳定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和担保基金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创业就业。支持科技创新,继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支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落实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支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四)提高债务责任意识,多措并举防范债务风险。化解存量债务。制定化解计划,明确责任,坚持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压实偿债主体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一债一策”偿债方案,明确资金来源,定期督查,确保按时偿还。严格债务监管。牢固树立系统、底线思维,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债务监管机制,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统筹各涉债部门各司其责,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同时加大债务问责力度,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规范隐性债务管理。按照“只减不增”的总体思路,对全市政府隐性债务实行严格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化解隐性债务存量,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五)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着力提升财政治理能力。深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切实打破部门预算“基数”,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提高部门预算的完整性和财政资金的统筹能力。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市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市与城区、开发区财政关系。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加快建立完善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和指导,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好我市“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奋力谱写新时代白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