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林业产业
我市的林业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帮助下,克服了自然条件差、基础薄弱等不利因素,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潜力,走出了一条有区域特色的林业产业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以林木加工、苗木生产、森林培育,以湿地草原为主的特色旅游、养殖业,以林下经济为主的中药种植业,以灌木和水果为主的经济林产业,产业布局趋于合理,规模不断增大。2014年全市林业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3亿元,第二产业17亿元,第三产业10亿元,利税7亿元。
一、生态建设与产业基地建设并重
自然条件相对较差,资源匮乏,是影响我市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增强我市林业发展后劲,实现生态产业双赢,我们坚持造育并举恢复保护共进,努力构建了四大体系。即:以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的生态效益体系;以保护耕地为重点的农田防护林建设体系;以防沙治碱荒化土地治理的防风固沙治碱环境改造体系; 以经济林和用材林建设为重点的高效林业产业资源体系。经过近几年来的建设再加上原有的基础,目前我市现有山杏50万亩、白刺、柠条等 20 万亩。年产杨木26万立方米、产杏仁600万斤、杞柳、柠条等资源储备也都较为可观,为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二、立足现有特色资源优势、谋划产业发展
1、我市的杨木资源较丰富。目前蓄积是136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是40万立方米。根据这一资源优势,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引导有条件的林场和企业进行深加工,提高资源的复合效益。目前我市杨木资源有80%原材料加工成品或半成品销售。全市细木工板厂60个,单板厂100多个、模板厂50个,年产细木工板500万张、10万立方米单板、5万立方米模板、实现产值8亿元,每立方米原材料增效100元以上,使采伐剩余物、小经木、枝丫材得到有效的利用。
2、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并用型林业。我市半山地、盐碱地、沙丘地、水湿地多。为林业发展带来困难,近几年我们积极想办法,化解这些矛盾,变不利为有利。利用澡泽湿地发展杞柳、利用盐碱地培育营造白刺枸杞、柽柳等,利用土肥相对较好的地类发展水果类产品,利用沙地营造桑树饲料类作物。通过几年努力已见成效,目前全市有各种经济林业70多万亩,其中山杏50万亩、年产杏仁600万斤。各种有地方特色的安果梨、葡萄、小苹果、李子等8万余亩,洮南市在立地条件差、土质瘠薄的立地条件上建立柠条饲料基地,已具规模,最大的一块500公顷,产量可值25万吨,目前正在与有关企业联合作为饲料添加产品。洮南引进的竹柳,目前已发展1000亩。通过两年试种,无冻害发生,该品种林质优良,密度较大、抗压抗弯,可替代优质木材,6年左右轮伐,公顷木材产量在800立方米左右,公顷年均收入在4万元,是发展前景看好的树种。
3、林下经济和湿地养殖得到较快发展。林下经济在我市发展较早,主要模式是林粮、林药间种。间种的作物主要以主科作物为主,不但使林地增加效益,同时也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是非常好的经营模式。为了更好的开发我市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积极协调、沟通大连绿波甘草有限公司,利用休闲林地、幼林地开展林地与甘草间作。大连绿波是我市2009年引进的以甘草等道地中药材加工为主的企业,目前已投资1.5亿元人民币,计划种植甘草3万亩,年产甘草6万吨;年产3万吨甘草棒、2700吨甘草饮片,1500吨甘草当浸膏,400吨甘草酸,2吨甘草黄酮。目前企业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已与60余户农民签订种植合同,种植面积达1万亩,既提高了林农的收入,又保证企业原材料质量。今年他们已签订4000万元的甘草饮片生产合同,其它产品也在试生产,预计全年产值可达亿元。
湿地和林下养殖业发展较迅速。主要品种有大雁、野鸡、沙半鸡等。目前全市养殖大雁数量近10万只,产值达5000万元,我们正在寻求大雁等产品的深加工,争取引进先进的技术,有实力的企业打造名牌雁产品。
4、林木种苗业。依托我市林科院的技术力量,在保护好现有种质资源的同时,不断加大推广适合我市及“三北”地区造林用苗的培育力度。目前白城小黑杨、白林系列杨、适合盐碱地上生长的柳树、山杏等优良品种,育苗面积都有较大幅度增加。近些年白城小黑、白林系列杨在“三北”地区用苗量已突破20亿株,各地反应良好。今年全市培育各种苗木面积达到1.0万亩,产各种苗木1.5亿株以上,产值可达5.0亿元。
5、湿地旅游与生态草。近几年我市的湿地不断得到恢复,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各种候鸟数量不断增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据统计2014年到我市观光旅游10万人次,带动相关产业收入超亿元,同时也提升了白城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全市共有生态草300多万亩,通过保护开发,不断提高产出量、牲畜载量。年产优质牧草10万吨,创产值1亿元。同时在恢复草原,增加收入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