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分析 走进白城 专题专栏
发布时间:2023-04-07 00:00:00    来源:
收藏

全市科技发展概况

  2022年市科技局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管理先进集体”称号。多年来,市科技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融入“一主六双”和打造“一城三区”战略任务,贯彻落实“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科技战线同志们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下大力气破解了一批制约我市科技发展的难题和困难,科技创新在全市全局工作中的位置极大提升,社会关注度显著提高,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一、坚持夯基固本,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长。2017年以来,全市累计支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42项,获批资金5719万元;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三等奖13项,124项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技术合同登记再创新高,完成44项,交易成交额1879.93万元。 

  ——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全面宣传落实加计扣除、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等政策措施,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梯度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3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38户,平均每户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可转化科技成果5项左右,年转化科技成果整体达到100项以上。 

  ——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建设国际合作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基地5个、国家级中心5个和院士工作站4个;培育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4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建立5个科技特派员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83名专家以1N模式实现对全市384个脱贫村全覆盖;共建各类企业孵化机构8个,孵化企业300多户;培养创新型企业技术团队和企业家队伍100余人,技术经纪人18人,拥有巨大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正加速形成。 

  二、立足高质量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广泛 

  ——盐碱地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我市拥有中科院、清华大学、中科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等10余家国家顶级技术团队,集聚开发治理企业12家,实施盐碱地治理项目56个,拥有盐碱地治理相关科技成果19项,累计新增耕地12.73万亩,年增产粮食1.55亿斤,市农科院选育的“白粳”系列耐盐碱杂交水稻,亩产试验过千斤,累计推广超过30万亩。2018年起,中科佰澳格霖与袁隆平院士团队合作,在大安市海坨乡建立耐盐碱水稻品种繁育基地,成功培育出适合大安盐碱地种植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每亩产量最高达1080斤,并建成5G农场,实现智慧种田。2022年,大安市、镇赉县被国家确定为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为守住耕地红线、端稳中国饭碗,构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的盐碱地高效治理“大安模式”。 

  ——生物育种技术优势显现。白城地处农牧交错带,同时具有种植业、畜牧业两大生产系统,国家从建国初期开始,在白城逐步布局建设了5家农牧业科研院所,形成了厚实的技术积淀,取得了一批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2017年以来,育成“白燕”系列燕麦,为本地区燕麦加工产业和饲草产业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新品种,国家首席燕麦专家任长忠团队率先攻克六倍体裸燕麦全基因组测序世界难题,燕麦研究由“跟跑”转向“领跑”。“白绿”系列绿豆,常年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3%,出口量约占东北地区的90%,“白城绿豆”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1年作为吉林省唯一品牌,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全国首批互认的100个地理标志清单。“白葵”系列油葵,籽实整齐度好,含油率较高,是优势经济作物,在吉林省油料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市素有“四粒红花生之乡”美誉,生产的花生是榨油、食品加工业和轻工业的重要原料,特别是不产生黄曲霉毒素,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等功效。 

  通榆草原红牛是我市特色肉牛品种,已培育出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生产性能高,遗传性能稳定等优良特性。德信公司是国家畜禽良种攻关计划“华西牛”攻关组重要成员,正在实施育种场扩建项目,投产后冻精产能将达到700万剂,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牛种源供应基地。向海飞鹅以野生鸿雁与家鹅进行多世代杂交选育而来,作为唯一可以合法食用的飞禽产品,通过关键技术培育和示范推广,未来将独领飞禽产业。白城肉羊由市畜牧院引进澳洲白羊改良而成,通过肉羊杂交改良及精准营养调控技术研究、良种绒山羊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有效提高产肉性能并实现增收。白城黑羽鸡依靠技术优势,选育推广38.7万只,实现社会效益5900余万元。 

  ——新能源产业持续领跑。我市是全省新能源起步最早、发展较快的地区,1999年建成东北地区首个规模较大的风电场,经过20多年培育,基本构建起以风能、光伏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全市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在所有地级市中达到全国前十、东北第一。目前,我市拥有新能源科技成果4项,其中2项光催化剂成果既可应用于光伏发电,也可应用于光电制氢。积极探索“绿电+绿氢+绿氨”白城模式,“绿电”方面,为储能建设、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智能微电网+实证研究、新能源数据中心与智能运维研究等项目提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支持,将“光伏+”成果应用到智慧农业、医药健康产业等领域。发挥绿电产业园区电价优势,推动锂电池负极材料、铅碳电池、500兆瓦储能钒电池系统集成等项目。“绿氢”方面,加深“氢源”替代研究和试点研究,给予“绿氢”在化工、钢铁冶金等基础工业方面的技术支持。“绿氨”方面,推动投资65亿元的吉电股份风光制氢合成氨一体化储能等重大项目落地开工,为氢制合成氨、制醇、制酵素蛋白提供技术支持。抓住“双碳”机遇,推进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重通成飞、三一风电、中材科技等19户装备制造企业基本形成了从整机到零部件全程配套的生产链,年配套生产主机7.5GW、塔筒47万吨、叶片1340套,初步构建了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协同跟进的产业体系。目前,已有6户新能源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总数有望突破10户,相关新能源装备生产企业多次获得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和资金支持,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基本为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年均亿元以上。 

  ——医药健康产业稳步发展。我市位于北纬45度道地药材产出带,有植物药61个科目、412个品种,占吉林省药用植物种数的34.3%,种植历史长且产量较大的有防风、黄芩、甘草等46个品种。连续举办五届科尔沁草原道地关药论坛,巩固扩大白城道地关药影响力,成立白城中药材研究所,开展黄芩、黄芪、防风等种苗移栽试验,以及板蓝根、红花、桔梗等种子种植试验;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8个,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14万亩,扩大了6倍。壮大产业链条,全市药品生产企业发展到16户,拥有药品批准文号786个,常年生产品种100余种。敖东“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列入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2.15亿元建设“抗肿瘤产品工程项目”和“神经类产品产业化项目”,投产达产后预计年可新增产值15亿元;国药百琦药业投资1.4亿元建设肿瘤治疗药物威麦宁颗粒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亿元以上;道君药业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已完成安全一致性评价并投入生产,单品种年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 

  ——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加强。我市作为全国首批、东北唯一的海绵试点城市,坚持把技术创新贯穿设计、施工、维护全过程,针对旱季缺水、雨季内涝的现实问题,探索运用“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生态方法,贯穿到“渗、滞、蓄、净、用、排”各环节,创新并实践了延时调节技术、抗冻融透水铺装与融雪剂自动渗滤弃流技术等8项技术,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城市“白城模式”,在全国第一批16个海绵试点城市考核中成绩优秀,获得国家奖补资金1.2亿元,成为北方寒冷缺水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典范,也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位于“胡焕庸线”附近,常年降雨量在400毫米左右,风沙干旱碱都比较重,近年来,市林科院培育杨树良种12个,选育的“美人杨”(白城山新1号杨)和银新1号杨,具有耐寒性、抗病虫害性,而且不结实,不散粉、不飞絮,可以密植降低交通噪声污染,是用于城市街道绿化的优良树种。 

  我市地处科尔沁草原东陲,广袤的草原既是特色,更是生态本底,针对退化、沙化等突出问题,市畜牧院研发羊草免耕秋播技术,开展苜蓿草种植工程,有效恢复草原植被,全市草地面积达537.2万亩,比十年前提高10.3% 

  我市拥有向海、莫莫格两大国际级的湿地,还有牛心套堡等国家级湿地,总面积160.8万亩,占吉林省湿地总面积的10.7%。为保护好独特的湿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科院刘兴土院士及其团队在牛心套保湿地成功创立“稻-苇-鱼-蟹-菇”湿地生态农业复合工程模式,构建湿地资源合理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吉林西部盐碱芦苇湿地生态恢复、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和支撑技术。 

主办:澳门管家婆三期必出一期
承办:白城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联系我们
网站标识码:2208000056

吉ICP备17005202号
吉公网安备 22080202000169号

访问量:
建议您使用IE8以上版本或使用360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