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衷共济谋发展 共创美好新白城
——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委员发言摘登之二
王希程
丛佳军
孙殿友
李爱华
尹志宏
孙英
孙日光
李晶波
周晓慧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民革白城市委员会
我市应加快乡村治理的理念、主体、方式、机制等,调整和完善步伐,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议:加强党的全面有效领导,为乡村治理“铸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乡村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层层压实责任。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构建一核多元的主体协同格局,为乡村治理“壮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协同治理体制,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对乡村治理事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理分工、协同推进。强化人力资源要素保障,为乡村治理“造血”。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投入保障,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农村矛盾预防化解机制,为乡村治理“减震”。积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调解体系,进一步优化矛盾排查预警机制、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为乡村治理“聚力”。健全“三治合一”,即自治为本、法治为纲、德治为先的善治新体系,为乡村振兴“护航”。
加强行业商会建设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白城市工商联
近年来,随着我市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组建和发展行业商会已成为企业需求。仅从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直属商会统计来看,实有商会38个。行业商会作为企业利益的代表者、企业经营的服务者、上下关系的沟通者和社会公共关系的协调者,具有专业性和民间性两大优势。目前我市行业商会组建面不广,行业商会数量有限。行业商会的发展同民营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商会为会员提供的服务大多停留在行业培训、技术咨询、信息交流等方面,最核心的行业管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在协助政策拟定、参与标准制定、加强行业监管、维护行业利益、规范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作用不明显,社会公信力和对行业企业的凝聚力有待提升。
建议:深化商会改革发展,坚持商会社会化改革方向和分类指导原则,增强商会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商会职能作用,规范商会自身建设,改进商会管理服务,推动商会全面贯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有效承担政治引导、经济服务、诉求反映、权益维护、诚信自律、协同参与社会治理任务。社会全方位重视,合力推进行业商会组建。创新行业商会活动方式。积极搭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为会员提供融资、信息、法律、技术、人才等服务,组织会员投身我市“三个五”发展战略和“双谷双基地”建设,推动形成多产业集群聚合发展。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建设美好白城
●农工党白城市委员会
白城是我家,大家都爱她。我市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取得了全国第57位的历史最好成绩,在东北13个参评城市中位列第二。当下,我市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入关键节点,全市上下应齐心协力,把白城建设得更加美好。
创城工作存在的问题: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稍薄弱,城市管理方面不够精细化,全民创城的合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建议:一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坚持美观实用规范。加大卫生设施投入力度,在市区内增加公厕数量。小区物业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收费标准。二要在城市管理方面,把现有资源效益最大化。三要坚持以迎检为动力,精准对标持续发力。以迎检为动力,以《测评体系》为创建工作的总纲,吃透体系,精准对标,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体系》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测评体系》每个项目、每项内容、每条测评标准进行逐条研究、精准把握,将部门任务条理化、清单化。按照国家《网上申报操作手册》要求,严谨细致做好材料整理、报送工作,力争做到不拉分、不丢分、少落分。扎实做好问卷调查测评项目。强化检查督导和整改力度。围绕标准创立品牌。四要坚持为民初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村规民约 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民建白城市委员会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有效引导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对农村社会的稳定、民主法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破除陋习、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建议:一要依靠群众制定完善制度,制定村规民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村规民约。二要建设乡风文明长效机制。将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嵌入村规民约,培育优良的家教家风。三要发挥组织作用,推动制度落地落实。四要多措并举创新方式宣传村规民约。使用群众易记接地气的语言,利用多种载体宣传,让村规民约内化为群众的精神追求,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对违反规定的村民,在公共场所进行公布,以曝光负面典型的形式宣传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才能让广大群众入脑入心。
推进盐碱地改良 打造良好生态环境
●市政协委员、市农工党副主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创新管理科科长 王希程
我市确立了土地整理和盐碱地改良的战略决策,先后实施了植树造林工程、河湖连通工程、引嫩入白工程、生态水利工程、土地整理工程等建设工程,盐碱地改良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已经开发整理出盐碱地面积9.3万多公顷。其中镇赉县3.9万多公顷,大安市5.3万多公顷,其他县(市、区)开发量很小。全市还有29.7万公顷盐碱地待改良,主要分布在大安市、洮南市、镇赉县和通榆县。
建议: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议成立盐碱地改良工作指挥部,统一协调解决盐碱地改良工作。二要加强政策扶持。持续鼓励涉农研究机构和学校相关学科研究盐碱地改良新方法,引进人才,完善盐碱地改良技术。三要盘活土地资源。对长期占有土地,不开发、不使用的企业,要依法收回土地,重新确定权属,出让给有能力改良的企业或个人,减少有限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四要加大招商力度。通过招商途径,吸纳省内外各方面力量,投资盐碱地改良工作。通过农业农村部门、自然资源部门、林业部门、金融部门等相关部门,全力支持相关企业参与盐碱地改良,盘活闲置盐碱荒地。
优化营商环境 发展民营经济
●市政协委员、大安市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大安市华昱农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丛佳军
为贯彻落实吉林省《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意见》,建议我市也要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建议:减税费降成本。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合理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破解融资难题,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扩大融资担保信贷规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破除隐性壁垒,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加大涉企政策兑现监督力度。规范涉企检查执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建立健全包保会商机制。尊重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提高企业家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拓宽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参与政治事务的渠道。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市政协常委、白城市源林物资经销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殿友
近年来,白城市委、市政府努力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白城市在2018年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提升127位,荣获“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但从当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看,诚信体系建设与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现象仍然突出。
建议:我市诚信体系建设要着力从政府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市场机制创新等多个方面实现改进和提升,通过信用环境的优化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尽快培育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加强信用监督管理,增强民营企业诚信意识。打破信息不对称壁垒,推动信用信息互通共享。发挥多方合力推动担保体系建设,增加融资担保服务功能。健全社会诚信经营约束机制,构建全社会诚信体系。实施企业家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推动健全各行业各领域红黑名单认定标准,组织认定红黑名单主体,依法公示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督促企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
健全气象服务体系 护航农业农村发展
●市政协委员、镇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财务科科长 李爱华
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地面自动气象站、101个区域气象站、1个无人气象站、15个自动土壤水分站、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1个微波辐射站、4个GPS/MET水汽观测站、5个天气现象仪、1个车载气象灾害应急保障系统、1个移动标校维修系统,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监测网络。在备春耕生产、大田播种、防汛抗旱、秋收和重要活动等工作中,市县两级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发布雨情实况、未来天气预测、气象灾害预警等气象服务信息,主动当好政府决策参谋,有效避免了极端灾害损失。
建议:加强气象综合业务队伍建设。提高气象服务针对性。气象服务人员要根据我市的气候特点、农作物特点,及时调整气象服务内容,开展农业气候年景预测和气候影响评估工作,丰富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
抓好学前教育 实现幼有所育
●市政协委员、通榆实验中学教师 尹志宏
近年来,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资源持续扩大,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教师队伍不断加强,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但学前教育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和束缚着全市学前教育的发展,只有打破这些束缚,才能保障学前教育的良性和快速发展,真正实现幼有所育。
建议: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重点任务。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充实队伍,强化师资。推进人才引进计划,每年有计划招聘一定数量的大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优秀毕业生,充实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按政策落实幼教师资队伍的相关待遇。建议核定增加足额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配足教职工,单列幼儿教师技术职称岗位。制定幼儿教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形成尊重幼儿教师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加强监管,强化教育。
保护传承诗联文化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市政协委员、市诗词楹联家协会主席 孙英
2018年,“楹联习俗”列入了白城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人成为全国第一个政府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楹联项目传承人。2019年,创建了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楹联项目传习所——白城市楹联文化传习所,并且白城市政府投资,在市区建设了两条楹联文化街,悬挂200多副楹联;在市民广场的亭、廊上悬挂楹联,打造楹联文化公园;白城师范学院投资建设中国楹联文化长廊。这些措施的实施,增加了城市文化内涵,树立了“诗联文化城市”形象。存在的主要问题:协会党组织建设不够完善。协会内党员队伍建设力量不足,会员的党组织关系都不在协会,成立基层党组织缺乏支撑力量。各县(市、区)诗词楹联家协会建设不够健全。诗联文化布局有待加强。
建议:加强各级诗联家协会等文学艺术界协会的党组织建设。尽快完善各级诗联家协会等文艺协会的依法注册,依法开展活动。打造精品力作,用诗联文化提升各县(市、区)的城市文化和旅游文化。各县(市、区)利用城市改造、乡村建设和旅游区开发建设的时机,在亭、廊、楼、街等处悬挂楹联,插入诗联文化符号。
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孙日光
抓好营商环境建设,对白城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我市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个别部门对优化营商环境缺乏足够的重视,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关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在某些领域还没有解决好。企业成本负担重、生产经营压力大,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破解。政府对营商环境建设的投入需进一步加大。
建议: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综合审批改革,全面兑现“只跑一次”事项承诺。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契机,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健全考核奖惩机制,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推动国家出台的政策在我市全部落地生根,遍地开花结果。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改进金融管理方式,探索扩大灵活多样、安全可控的信贷担保方式,推出具有白城特色的金融信贷产品。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畅通政务服务网络。加强舆论宣传,营造白城“重商亲商”良好氛围。
加强政务大厅管理 树立一流窗口形象
●市政协委员、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副局长 李晶波
我市政务大厅总建筑面积近4800平方米,集中了市、区两级政府65个职能部门,窗口工作人员187人。设置了医保、社保、人社、税务、交警、公积金等6个分厅。自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组建以来,围绕改革目标任务,以便民利企为原则,在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上出实招、见实效,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建议:以新厅改造启用为契机,着力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紧紧围绕“只跑一次”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要求,以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为目标,全力打造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和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的办事大厅。全力推进政务信息化,加快“一网通办”进程,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尽快实现让百姓办事在实体大厅“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在自助端、移动端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以完善制度机制为基础,努力打造一流的大厅服务品牌。建立联动机制。大厅与窗口、部门联动,共同参与大厅监督管理,确保大厅运转高效有序。建立多方协同机制。以狠抓队伍建设为抓手,倾力打造一流的窗口形象。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文化为带动,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厅文化。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提高市民综合素质
●市政协委员、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周晓慧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际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我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思想认识有误,参与人数偏少,活动内容单调,活动场地紧缺,法规保障不足。
建议: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参与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内容上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在形式上做到大、中、小型兼顾,在方法上可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融为一体,在对象上注重在职职工的参与,通过“以小带大”和以家庭为主体的活动,让这部分成员共享社区文化成果。优化社区文化建设条件。营造社区文化建设氛围。社区单位派出文化人才指导文化工作,并把体育场馆、计算机房、钢琴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操场、礼堂等向社区居民开放。组织党员志愿者成立社区文明讲师团,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为社区居民提供科普教育服务。深入开展以思想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为内容的“三德”教育。通过展览会、知识讲座、报告会和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以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引导人。丰富社区文化建设载体。注重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特殊社区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