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衷共济谋发展 共创美好新白城
——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委员发言摘登之一
付秀杰
王景伟
赫玲河
闫秀丽
田春雨
时嘉
谷晓飞
刘忠民
释通盖
魏广亮
优化能源结构 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区
●市政协常委、民革白城市委员会主委、市司法局局长 付秀杰
近年来,我市以优化能源结构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线,突出风电、火电、光能与生物能的综合开发利用,全力推进清洁能源及富余电力的就地消纳,推动“中国北方氢谷”项目建设,能源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布局,争取将白城市清洁能源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和省规划盘子。
推动清洁能源替代。重点承接京津冀地区钢铁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绿色化工,升级改造机械制造业。围绕风电、光伏发电装备制造,延伸产业链,提高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升级改造。推进新型材料应用。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环保等新型建筑材料应用,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提供发展要素支撑。大力发展以风能为主、太阳能为辅的发电产业清洁能源发电基地建设。降低企业用能成本。突破体制障碍,坚定落实售电侧放开,在特定地域发展建设增量配电网,扩大直供电范围,严格实施输配电价制,在体制上形成有利于电力市场良性发育的外部环境。通过采取高技术手段,解决风、光电难以直接利用的问题。加大“中国北方氢谷”建设力度。
挖掘保护辽金历史文化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市政协常委、市农工党党员、市引嫩入白工程管理局副局长 王景伟
辽金文化是白城最厚重、最突出、最辉煌的历史文化,白城市境内有辽金遗址333处,城址17座,其中以城四家子古城最为著名,以春捺钵文化最为突出。
建议:挖掘保护传承有序,深耕我市辽金历史资源。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注重资源保护,加强制度保障。统筹我市辽金文化资源的抢救、挖掘和保护,建立逐级多元的保护体系。深入挖掘提炼,夯实传承轨迹。
整合资源彰显特色,提升区域历史文化内涵。突出我市文化的地域性优势,大力打造以辽金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域文化品牌。加强辽金文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构建辽金文化生态,强化文化内涵。深度梳理我市辽金人文脉络,融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加大培育融合力度,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培育,培养辽金文化传承、创作、创意名家,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积极培育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将辽金文化旅游项目化、路径化、品牌化。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辽金文化城、文化集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建设。
推动“医养康训”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市政协委员、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赫玲河
我市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采取医养结合、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运营等措施,有力推动了养老事业的发展。但面对老年医疗服务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全市医养卫生服务能力仍显不足。
建议:整合资源加快“试验区”建设,为老年人医养健康提供优质环境。联合社会资本,采取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经营模式,加强学校、政府、医院、企业合作,建设集医疗、养老、康复、培训为一体的改革创新“试验区”。
多形式开展办学培训,为满足老年人基本医养健康需求提供人才支撑。开展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培养和本专科、研究生衔接培养等,为老年人医养健康培养专业人才。多轮驱动,培养技能人才。多渠道开展就业培训,化解人才短缺矛盾。
探索服务模式,为老年人医养健康提升服务水平。开展“智能+健康”医疗应用,促进医养健康产业高端化、专业化和智慧化发展,打造高端医养健康产业集群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发挥“试验区”先试先行功能,推动产业带动效应。构建立体健康圈,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使健康城市成为白城的亮点和品牌。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市政协委员、市水利局副局长 闫秀丽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了河湖连通、引嫩入白等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完成了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任务,白城水利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我市资源性缺水、用水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严重制约着白城经济社会发展。
建议:要在“节水”上做文章,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完善用水计量设施,健全水价机制;大力实施市政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加强公共供水管理,降低城市管网漏损率;实施城市中水利用工程建设,开展再生水利用;增强公众节水意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要在“蓄水”上下功夫,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深入谋划嫩江干流、洮儿河流域的引蓄水工程,加快实施白沙滩灌区、洮儿河灌区、大安灌区等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建设,积极谋划实施超采区回灌补源项目建设,实现采补平衡。
要在“分水”上把关口,合理确定农业生产布局。着力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量水而行、量质分配。
要在“治水”上强监管,严格保护地下水资源。实施地下水资源用途管制,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加快数字化改造 推动制造业融入工业互联网
●市政协委员、民建白城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田春雨
工业互联网对全社会制造资源进行网络化动态配置,使制造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加速制造业向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转变。我市应加快制造业企业内部数字化改造,推动制造业企业加快融入工业互联网。
建议:出台总体规划。依据《吉林省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制定白城市的发展规划。要把发展智能制造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制造企业升级转型融入工业互联网提供支持。
加强政策扶持。要建立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的服务体系,快速推动企业进行改造升级。一是制定扶持政策,二是打造试点企业,三是相关行业支持。
推动校企合作。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平台,三是加强制造企业合作。
加快升级改造。相关部门要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内网改造升级,实施智能制造“入车间、连设备”专项工程,实现生产设备的广泛互联和数据互通。逐步改造生产线,提升智能化程度,尽快融入工业互联网。
构建教育监护体系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市政协委员、洮南市电视台《民生零距离》节目负责人 时嘉
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教育监护网络,确保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
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党委、政府要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置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之中,完善救助机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担当“主角”。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定期向留守儿童父母通报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对留守儿童及时给予心理抚慰。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让学校成为孩子喜欢和留恋的场所。
家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情关爱。在难得的相处时间里,父母要把良好的品质示范给孩子。长期在外的父母要定期和孩子沟通。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由村委会牵头,充分利用党政机关人员、中小学退休教师以及青年志愿者和适当外聘一些专职人员,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 促进村屯环境卫生改善
●洮南市政协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在开展“六清”工作基础上,在部分县、市创新村屯环境管理模式,稳步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有力促进了村屯环境卫生的改善,但村屯整治仍存在问题。
建议:统一规划,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根据《白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细化目标任务,制定治理标准,建立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完善市级统筹实施、乡村日常监管、工作专门监督的乡村环境治理运行管理机制。
严格标准,推进承包治理规范运行。项目承包单位切实承担起村屯环境治理的主体责任,从明确标准、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入手,不断提升村屯环境保洁质量。
明确责任,推进村屯环境治理有效开展。依靠乡村组织加强群众管理工作,引导群众自觉养成文明卫生习惯。乡村两级应对环境保洁工作进行监督,对乡村保洁工作效果进行检查。
加强宣传,强化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强化卫生知识的宣传,逐步改变农民群众陈旧的卫生观念和生活习惯。
壮大庭院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市政协常委、洮北区政协副主席 谷晓飞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基础和保障,庭院经济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壮大庭院经济,对我市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建议:注重科学规划,实行分类指导。要在充分调研、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庭院经济发展方向,选准特色产业和支柱产品,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模式。
注重协调联动,加大科技服务。切实解决好在发展庭院经济中遇到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种技术问题,提升庭院经济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走电商销售渠道,让庭院产品真正从农家院走向市场。
注重打造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加大庭院经济产品品牌创建力度,打造“无公害、绿色”品牌,打响“园子蔬菜”“院子家禽”金字招牌,增加产品附加值。
注重培育龙头,发挥带动优势。对达到一定规模、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带动力的种养大户增加补贴,实行特殊奖励政策,以推动庭院经济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注重发展中介,搞好市场流通。大力发展与庭院经济相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本地经纪人队伍,推动全市庭院经济更加稳健、可持续发展。
整合医疗资源 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洮北区政协
“医共体”是通过改革完善县(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促进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在管理、服务、责任、利益等方面,形成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综合体。
建议:以试点医院为标杆,适时推开试点范围,让“医共体”建设全面开花结果。在完善提升洮北区“医共体”平安镇中心卫生院管理的基础上,推进洮北区“医共体”建设工作。
探索工作新思路,拓展工作新模式,推动“医共体”建设向更宽层面延展。在全面推动全市“医共体”建设工作的同时,注重带动“医养结合”向纵深发展,形成“诊疗-康复-护理”一条龙、连续性服务。
高位推动,上下联动,实现“医共体”建设向更高目标迈进。整合全市医疗资源,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单位的技术水平,实现“大病不出市,小病慢病不出乡,常见病不出村”的医改目标。积极探索医疗工作“由有效治向更好防”转变,走出一条以防为先、防治结合的新路子。
用好信息技术手段 加强小区智能化管理
●市政协常委、白城地建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忠民
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强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建设,城市管理水平极大提升。在城市建设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应更多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我市居民小区智能化管理水平,改善住宅功能、优化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建议:强化队伍保障。推进新时代居民小区智能化建设,用好带头人是关键,要把选拔小区管理带头人放在首位,突出政治标准、专业标准,选优配强社区党委书记。要选拔优秀的专业型青年骨干队伍,建立社区工作人员的职务职称双轨并行的社区人才链,让他们上升有通道、待遇有保障,为推进小区管理和智能化建设做好人才储备。要健全居民自治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推进居民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强化设施保障。建立社区网络化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形成覆盖小区一张网的智能管理新局面。小区网络中心要整合相关部门和力量,搭建服务平台,合力解决问题。网络平台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到居民小区管理之中。
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发挥体制外社会力量的作用,吸引相关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以股份制等有效形式,积极参与小区智能化平台建设和优化,形成居民小区管理的合力,促进政府、企业、居民共享共赢。
加强协作 整治和监管文化乱象
●市政协常委、镇赉县慧缘寺方丈 释通盖
近年来,社会上产生了一些文化乱象,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对文化乱象加大依法整治力度,还人民群众思想认识领域一片晴空。
建议:各级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文化乱象现象。逐级指派专门人员,深入实际调查,接受群众举报并核实情况,依法上报、依法整治、依法办理。要逐级抓落实,加大整治和管理力度。
宗教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宗教部门要对现有僧人登记造册,合法僧人。除回家探亲之外,以任何理由租住民居,均为非法居住的行为,坚决制止。
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假冒出家人的管理和监督。假冒僧人身份实施诈骗的,根据情节轻重坚决惩治。对基督教会和其他宗教出现此种情况,同样加大管理监督力度。
提升母婴安全保障水平 健全母婴安全保障机制
●市政协委员、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魏广亮
近年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妇女发展纲要和儿童发展纲要要求,国家加大了对母婴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但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逐年下降、高龄和瘢痕子宫孕产妇不断增多等因素影响,母婴安全风险日趋严峻,无法预测的不可控因素增多。
建议:加大投入,提升母婴安全保障水平。增加政府对市、县两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的投入,全力提升我市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会诊、转诊等基础能力。加大对产、儿科医务人员的培训经费投入,不断提升母婴安全保障技术水平。
设立政府危重孕产妇应急救助基金。每个县级出资30万元至50万元,探索建立全市危重孕产妇应急救助基金,统一管理,专款专用。
组织慈善机构参与筹措危重孕产妇救助基金。积极倡导慈善意识,努力拓展慈善工作的服务领域,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措慈善资金。
协调红十字系统参与全市危重孕产妇急救体系建设。发挥红十字组织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全市危重孕产妇的急诊抢救、紧急用血、转诊转运、基金救助和孕产妇急救中心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