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鲍贵臣
过去的五年,面对依法治国全面推进、司法改革不断深化、案件总量持续增长的深刻变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省法院悉心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五年来,全市法院受理案件185582件,审执结181676件,结案率为97.9%,收、结案数比上一个五年分别增长87.57%和93.46%;市中院受理案件17950件,审执结17705件,结案率为98.64%。全市法院结案率、结收比、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省前三位,旧存案件占比为全省最低。
一、坚持务实进取、依法履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严厉惩治刑事犯罪。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审结刑事案件14201件,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刑罚285人,有力参与平安白城建设。坚决惩治贪腐,审结职务犯罪案件189件227人。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特赦令,2019年裁定特赦26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判处非监禁刑3570人。严格规范刑罚变更,审结减刑、假释案件4296件。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从重从快审结涉黑涉恶案件63件284人,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上刑罚97人。其中,市中院审结的丁国勇涉黑案、刘小彬涉黑案,涉案被告人62人,判处罚金1400余万元,依法处置涉案财产2.2亿元。开展“一案三查”,助推四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排查移送“网伞”线索205条,向市教育局、市银监局等部门发出司法建议45条,促进行业监管制度更加完善。推进“黑财清底”,执行黑恶案件财产刑3.1亿元,执行到位率为97.2%。
妥善调处民事纠纷。坚持平等保护原则,审结民事案件96499件,有力促进和谐白城建设。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局建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审结金融借款等案件18359件,维护金融安全。强化产权司法保护,审结产权纠纷等案件692件,依法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贯彻中央军委战略决策,坚持多元化解、快速办理,在全省率先完成涉军停偿任务。建立简案快审机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90.32%。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家庭等案件7986件,调撤率为40.17%。推进“道交一体化”改革,运用在线平台调解道交责任纠纷案件1491件,调解成功率为53.26%。
积极化解行政争议。坚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与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并重,审结行政案件3117件,有力推动法治白城建设。2021年以和解、撤诉方式结案占比为23.02%,刘怀德诉白城市政府土地行政登记一案,入选全省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典型案例。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2021年行政首长出庭率为80.95%。坚持有错必纠,审结国家赔偿案件72件,决定赔偿623.99万元。建立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机制,召开行政审判交流会,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向行政机关反馈问题28个,提出司法建议31条,促进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白城振兴发展
服务全市四项重点工作。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建立环境资源案件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模式,探索在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建立司法联动机制,审结环境公益诉讼、环保处罚案件429件,保护林地、湿地和恢复草原植被4795亩。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意见,审结向海自然保护区内房屋拆迁案件33件,建议通榆县政府对保护区内200多户建筑物分类处理,有效避免同类诉讼多发。围绕助力脱贫攻坚,速审速执挪用扶贫资金、拖欠农民工薪酬等案件1913件。全面完成扶贫包村任务,打造种植养殖、光伏发电、庭院经济等产业扶贫项目,高质量完成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党群服务中心等民生工程,“两不愁、三保障”等惠民政策落地落实落户,包保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上精准发力,为包保村村民讲授专题党课,组织干警开展爱心志愿者服务,与联合帮扶单位对接研究产业项目,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制定《关于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优化营商法治环境的实施意见》,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开辟涉企诉讼绿色通道,为经济困难企业减、缓诉讼费523.6万元;在审判、执行环节成立专门团队,办结涉企案件36178件,结案标的金额48.95亿元,在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效率核心指标排名中位居第一位。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结破产案件2件,天威(大安)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破产重整盘活资产,走出困境。畅通法企沟通渠道,与市工商联共同召开服务企业对接会暨首届法企共建座谈会,编发民商事审判白皮书,为企业进行专题法律培训。开展“百名法官服务百企”活动,走访企业492户,提供法律服务528次,解决涉法问题181个。围绕生态城市建设,对安居工程、海绵城市建设等重点项目,提前介入开展司法服务。服务老城改造,落实小区包保责任,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统筹疫情防控和执法办案。全市法院抽调干警508人,完成39个小区的疫情监控、排查、值守等任务,为全市做好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制定服务“六稳”“六保”司法措施,实行涉疫案件台账管理,审结妨害公务等涉疫刑事案件12件15人,发挥刑罚震慑作用。针对疫情对审判执行工作的冲击,全市法院迅速调整办案方式,加大对吉林移动微法院等平台的应用力度,网上立案31043件,视频庭审、在线调解8927件次,真正实现“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深度参与推进社会治理。坚持“请进来”,全市法院积极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全面应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司法、住建、人社等部门建立对接机制,涵盖物业管理、消费维权等领域,有11个调解组织、143名调解员入驻平台,2019年以来运用平台导出案件25796件,案件导出率为47.16%,调解结案21148件,调解成功率为81.98%。建立“法院+工会”“法院+金融机构”等模式,化解劳动争议、金融消费等纠纷1166件。坚持“走出去”,在市委政法委支持下,全市法院诉调中心全部入驻或接入本地综治中心,各县(市、区)普遍建立“百姓说事、法官说法”点,推动法院主导型解纷机制向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转型。创新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推行“立案到乡镇、开庭在村屯、调解进家门”便民服务措施,开展巡回审判670次,6455人次旁听庭审;以宣讲《民法典》为重点,开展普法宣传30场,受众3.12万人次,全民守法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保护人民合法权益
强化司法保障民生。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落实“只跑一次”改革要求,当日立案率为95.6%,白城地区法院诉讼服务质效稳居全省前列。升级审判服务“好差评”系统,创新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76个。建成跨域立案平台,为群众跨域立案481件。开展诉前财产保全法律释明服务,办理申请保全案件4471件。注重运用司法手段扶危济困,审结涉及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案件51864件。开展涉诉信访攻坚行动,院级领导包案化解信访积案338件,网上视频接访218人,发放信访救助金661.3万元,涉诉信访形势平稳向好。
延伸司法社会功能。优化人民法庭布局,在全省率先完成合署办公人民法庭迁出工作,人民法庭由24个增加到28个,设立巡回审判点51个。建立“法官进网格”工作机制,形成“网格吹哨、法官报到”新模式,助力“无讼社区、无讼村屯”建设提档升级。2021年,人民法庭审理案件8786件,服判息诉率为93.81%。市中院与市政府联合构建全层级覆盖、宽领域联动、常态化运行的府院联动机制,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受理房屋征收等纠纷501件,诉前化解350件,一些极易引发重大风险的事项得到稳妥处置。
全力开展执行攻坚。围绕“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实行“精准指导、精准分类、精准管控、精准结案”,执结案件65469件,结案标的金额为96.64亿元。在市委领导下,建立全市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落实执行惩戒措施33项,公布失信信息53115条,发出限高令47816次。建成执行信息系统,运用执行指挥中心召开调度会82次,网上查控5.26万次,冻结扣划银行存款4.25亿元。网上拍卖标的物2753件,价值3.71亿元。开展涉党政机关案件专项清理,执结案件132件,执行到位金额3683.69万元,实现涉党政机关案件全部“清零”。开展“秋冬执行会战”、涉民生执行等专项行动,加大强制措施适用力度,拘留1087人,以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42人,有6736人在执行威慑下履行法定义务,专项行动取得丰硕成果。
四、坚持双轮驱动、两翼发力,推进工作科学发展
不断深化司法改革。在市委统筹协调和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法官单独职务序列管理、司法职业保障和编制、经费、资产省级统管等四项试点改革全部落位。建立员额法官动态管理机制,全市法院择优遴选法官224名,招录文员206名,组建审判团队75个,法官队伍的学历层次、专业素养显著提升。指导基层法院完成内设机构改革,精简机构23个。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制定院长庭长权责清单,细化“四类案件”监管程序,有效监管案件3162件。推进审判委员会职能转变,发挥专业法官会议功能,开展案件质量双向评查,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有效提升案件质量,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到91.44%。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组建速裁快审团队65个,2020年以来办理案件8317件,个案平均审判用时21.2天。
拓展智慧法院应用。投入资金1136万元,建成以阳光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法院。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加大智能办案系统应用力度,实现审判执行、政务管理全流程网上办理。成立智审送达团队,完成电子送达160613次。成立智审服务团队,开展卷宗扫描、编目归档等工作,提供排期开庭服务44506次。在司法公开“四大平台”公布案件流程信息116127条,发布裁判文书129129份,公开执行信息50928条,庭审录播直播53438件,实现了让司法公正看得见、可评价、受监督。
提升司法管理效能。围绕审判管理、政务管理、队伍管理三大领域,开展为期三年的“加强管理年”活动。坚持问题导向,进行4轮问题查摆,党组查找问题120个、干警个人查找问题3187个。坚持快速推进整改,分类分级建立整改台账,逐人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常态化开展“双周”督察,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坚持构建长效机制,制定完善管理制度148项,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案的工作格局。市中院党组狠抓制度执行,全市法院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五、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院,锻造过硬法院队伍
开展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市中院党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高度负责、高效部署、高位推动,组织全市法院扎实开展队伍教育整顿。一是高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方案,组建专班,召开专题会议82次,深入基层督导检查25次,征集意见建议118条。二是高质量推进学习教育。突出政治教育,举办政治轮训58期。抓实警示教育,开展《中国共产党章程》《警示录》等学习42场。强化英模教育,选树典型9人,事迹在法院公众号展播。三是高标准抓实查纠整改。开展谈心谈话16轮1508人次,填报自查自纠登记表1134份,排查整改顽瘴痼疾问题545个,新建制度47项。通过开展教育整顿,一批长期困扰法院队伍建设的顽瘴痼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政治忠诚进一步筑牢,政治生态进一步好转,法官干警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提升。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决做到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制定党建责任清单,健全党建考核、“三会一课”、联系基层等制度,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解决纪律规矩突出问题,纯洁政法队伍”专项整治,教育干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推进素质能力建设。创建学习型法院,开展“周末大讲堂”、优秀示范庭审等活动,实现由知识型培训向能力型培训转变。开展意识形态专项教育,坚决抵制西方错误思潮干扰渗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设立党员法官先锋岗,党小组建在合议庭,开展“法院+”系列活动,推动基层党建与审判执行深度融合,市中院“党建1234工作法”被省法院评为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全省推广。健全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储备和培养锻炼机制,55名年轻干部被纳入后备干部库,选派26名法官干警挂职锻炼。
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梳理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和人事、政务、财务管理等领域廉政风险点115个,提出防控措施57项,扎紧监管“篱笆”。开展“以案三释”警示教育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专项整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制度,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开展廉政教育,召开全市法院警示教育大会,通报法官干警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教育干警警醒反思、引为镜鉴。定期开展对基层法院的司法巡查,发现整改问题45个。用好用活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提醒谈话286人次,诫勉谈话38人次,防止发生“好同事”变成“阶下囚”。
主动接受各界监督。五年来,我们始终自觉把法院工作置于人大监督之下,分别就涉诉信访、行政审判、执行攻坚、服务企业、多元解纷工作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了专项报告,并整改落实审议意见。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日常联络,通过座谈走访、旁听庭审等形式听取意见246人次,办理反映问题53个。依法接受检察机关监督,办理检察监督案件528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开展法律“六走进”“公众开放日”等活动479次,举办新闻发布会24场,聘请20名廉政监督员常态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
各位代表,经过不懈努力,全市法院的工作根基更加坚实,发展后劲愈发强劲,工作成效加速显现,有20个部门(单位)和45名个人受到国家和省级表彰。其中,市中院被最高法院授予“人民法院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优秀组织奖”,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洮南法院万宝法庭和大安法院安广法庭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通榆法院刘明晶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市委领导、市人大监督、市政府支持、市政协关心,得益于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真诚相助,得益于全市人民的理解包容。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的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全市法院工作的发展进步,最根本的依靠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最根本的指引在于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最根本的优势在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立场在于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全面深化司法改革;最根本的保障在于建设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铁军。这“六个最根本”既是我们对过去五年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全市法院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对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研究不够,致使司法理念更新不及时,争先意识不强、创新意识不够;二是诉源治理整体功能效果不佳,案件数量增长过快,办案压力持续加大,法官抗压能力建设滞后;三是部分法官司法能力不足,有的案件裁判效果与人民群众司法感受存在一定差距;四是审判权力监督制约制度仍有盲区,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依然严峻。对此,我们必须敢于正视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逐一解决。
2022年,全市法院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扎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力以赴服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认真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生态强市,突出生态价值转换理念,公正高效审理环境资源案件,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司法促发展、稳预期、保民生功能,不断优化营商法治环境,精准服务“一城三区”建设。二是坚定不移维护大局稳定。依法严惩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健全完善府院联动机制,拓展参与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白城、法治白城。三是全心全意践行为民宗旨。高度关注群众关切、民生诉求,准确贯彻实施《民法典》,深入推进“一站式”建设,依法审理民生案件,构建执行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持续发力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完善审判权力监督制约制度,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入推进新型审判团队建设、分调裁审等配套改革。推动智慧法院转型升级,全面建设信息化4.0版,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五是坚持不懈狠抓队伍建设。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真学真信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加快培养储备高素质审判人才和后备力量。持之以恒正风反腐,狠抓司法作风建设,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