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司法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3年,市司法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量发展。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实施“法治护航”行动,在法治引领中助推高质量发展
对标对表,主动作为,持续服务中心大局,展现先行示范新担当。一是促进法治示范作用更加突出。先后召开5次各类调度会议,在全市上下形成“全域创建、全面提升、全民共享”的法治政府创建工作格局。我市被命名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市公安局“建立公安执法源头监督管理新机制”工作被命名为全省法治建设单项示范项目。二是促进法治制度机制更加健全。为市委、市政府配备专职法律顾问11名、法律专家库成员36名,提供法律意见263件(次),依法决策水平得到有力保障。建立完善全链条机制,实现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市级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三是促进法治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扎实开展行政执法领域重点问题专项整治、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开展“白城司法行政系统法治护航‘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行动”,组建“三团一盟”法治护航团队,服务50家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
二、实施“法治筑基”行动,在守正创新中聚力高效能治理
躬耕不辍,强化服务,持续深耕法治政府,取得依法行政新成效。一是着力健全法制源头服务保障。强化立法统筹,高效完成合法性审核地方性法规草案7部、各类文件144件。全面清理131个行政规范性文件,保留58件,确保了我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市政府对外框架合作协议30件,合同60份,出具法律服务意见书,为重点行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以及重大改革方案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是着力深化行政复议应诉攻坚。广泛宣传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充分运用听证和调解方式审理案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60件,调解结案15件、调撤率达25%,以小成本化解了大问题。开展“行政应诉案件提升年”活动,以庭代训、以案释法,市直经复议行政诉讼应诉案件 18件,法定代表人出庭率100%、胜诉率95%,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公信力。三是着力狠抓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积极开展“公平公正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程”行动,深入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宜企行动”,在全市100户企业建立行平衡点执法监督联系点,对市、县15个执法部门开展案卷评查680余份,对全市786名执法人员进行资格培训、考核通过率86.1%。创新开展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市73个乡镇均建立综合执法机构,我市1个乡镇、1个案例、6个集体、6名个人,分别被评为吉林省综合行政执法示范乡镇、创新实践案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三、实施“法治保障”行动,在守土尽责中筑牢高水平安全
居安思危,常抓不懈,持续坚守安全底线,作出平安白城新贡献。一是全面提质戒毒管理工作。开展“戒毒管理提升年”活动,将戒毒系统社会化延伸工作作为依法治市绩效考核和平安白城建设考核项目,纳入全市大盘子推动,洮北区城南司法所经验在全省戒毒社会化延伸现场会上介绍经验,强制隔离戒毒所在全省戒毒系统比武活动中荣获亚军,取得了连续11年安全“六无”成绩。二是全面提升社区矫正水平。坚持创新思维,联合公安出台《关于联合运公安智能化大数据排查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轨迹的通知》,运用大数据核查方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为零,做法得到省司法厅充分肯定并在省委政法委网站刊发。三是全面提效基层治理能力。开展“司法所建设提升年活动”和“走遍司法所行动”,共建设五星级司法所50个,四星级司法所34个,三星级司法所20个,实现“星”级司法所全覆盖。下发平安建设任务清单,明确管控七类重点人群39项任务,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率和帮教率均达到了100%。学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人民调解“五大行动”,全市共建成个人调解室57个,共调解各类纠纷9084件,调解成功8992件,其中重大疑难纠纷42件,涉案金额250余万元。
四、实施“法治赋能”行动,在助企惠民中优化高标准服务
便捷高效,贴心服务,持续坚持法治为民,实现法律服务新作为。一是加快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新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先锋岗”,全市布设5292个,覆盖105个乡镇(街道)、1038个行政村和社区,打造“500”米公共法律服务圈、实现“微信扫一扫 法律全知晓”,做法得到司法部、省委省政府、省司法厅府高度认可,并在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二是加快培育优质法律服务资源。法律援助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相关手续、实行律师坐班服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798件。在白城市师范学院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全市建立8家妇女法律援助工作站,实现妇女刑事法律援助全覆盖。市鹤城公证处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实行延时服务、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公证案件同比增长552.61%,预防纠纷,维护社会秩序作用更加凸显。市仲裁委员会及时、公正仲裁房地产、金融纠纷,标的额近1.2亿元,保障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十百千万”普法基层行活动和“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培育了3021名乡村法律明白人,创建了黑水镇旭日村等11个典型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打造了10条普法公交专线,建设了法治花园社区,建成了阳光广场百米法治文化长廊,推出了30期《说法》“以案释法”短视频,开展了“12·4”宪法宣传周长廊“游”法、直播“聊”法、脱口“秀”法、同声“唱”法等10项活动,市人大对“八五”普法决议中期落实情况进行专项视察,给予历次最好的高度评价。
五、实施“法治凝心”行动,在争先示范中锻造高素质铁军
思想武装,党建先行,持续强化政治引领,开创队伍建设新局面。一是党的最新理论武装牢固确立。坚持党组(扩大)会议首题必政治制度,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举办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8次、支部书记培训班5次、党员干警读书班10次、“机关干部大讲堂”5次、“三会一课”15次,教育引导干警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二是全面从严治党持续纵深发展。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一科一调研”“书记一号工程”活动和“红色专员”在行动,做实群众微心愿200余项。创新成立白城市律师行业实体型党委,开展“白城好人·最美律师”评选活动,评选并召开发布会推介10名最美律师,增强了律师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开展新任职和职级晋升干警集体廉政谈话活动,60余干警晋升职级,持续营造了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三是干部队伍创业激情持续迸发。深入开展“三型”机关创建、司法行政“三问”大讨论,以思想共识汇聚奋进合力,形成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在“重温家乡历史、传承革命精神”红色故事演讲大赛决赛荣获二等奖。白城司法行政公众号共发布信息420余条,关注近10万人次,省司法厅主要领导对白城司法行政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做出重要批示。
六、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法律服务资源匮乏与大众需求不相适应。各县(市、区)法律服务优质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法律服务质效。二是基层司法所建设与任务需求不相适应。司法所任务与人员不匹配,发挥作用有限。三是人民调解队伍素质与形势需求不相适应。乡村调解员占比多,调解方法手段比较传统,一些纠纷调解效果不够好。四是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与办案需求不相适应。4个县(市)法律援助业务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也为即将开展的审查起诉阶段法律援助全覆盖增加了难度。五是普法宣传方式方法与地域需求不相适应。普法依法治理在部分县(市、区)和部门间发展不平衡,法治文化建设还存在工作死角。六是少数干警能力素质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有的干部习惯于等文件要求、靠上级安排,缺乏斗争精神和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要高度重视,要用管用的招法、切实的举措加以解决。
七、2024年工作安排
(一)抓统筹谋发展,持续推进依法治市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着重开展县域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考核推荐工作,充分发掘县域法治建设工作亮点,至少推荐一个县作为县级综合示范创建单位,全力争取创建国家级示范市。着力做好市本级单项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力争将我局法治护航项目推荐为省级单项示范项目。着情做好市公安局“建立公安执法源头监督管理新机制”单项项目推荐国家级单项示范相关协调工作。着实做好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开展依法治市绩效考评,计划将考评范围从原来的29个部门提升到67个市直部门,持续推动述法全覆盖。
(二)抓制度谋规范,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根据市人大、市政府及各部门的需求,着力创新合法性审查方式,注重发挥公职律师、政府法律顾问等在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中的作用。对于在审查中发现法规草案、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不一致或存在重大争议的,组织召开由相关单位和专家参加的论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保合法合规。开展“审理方式多样化、听证程序常态化、复议应诉机制化、复议文书模板化”“四化工作法”推进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政府公信力进一步增强。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重点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强行政裁量权基准的动态管理和备案审查工作。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加强对赋权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事项的审核、指导、监督工作,完善赋权事项动态调整机制,对基层接不住、监管跟不上的行政执法事项及时予以调整。积极探索司法所协助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开展乡镇、街道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
(三)抓基层谋平安,持续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巩固提升星级司法所建设,四星级以上司法所达到60%,五星级司法所达到40%。实施“大走访、大学习、大比武、大宣传、大提升”“五大活动”,积极培养“三懂”“四会”“五能”司法所长,开展“五先”“双十”“双百”评选活动,推动全市基层司法局、所争先创优。提升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从组织建设、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培训及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规范。进一步落实“以案定补”机制,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合力推动“物调、劳调、信调、诉调、警调”“五调”联动,健全多元化解机制。切实使辖区内的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活动,强化宣传,发挥特色,应援尽援。加强法律援助军地协作,在白城军分区、武警白城支队设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开辟绿色通道,形成拥军优属凝聚力,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建设助力。
(四)抓质量谋服务,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谋划开展“立法问企、行政执法监督护企、律师助企、公证便企、公共法律服务利企、人民调解帮企、送法进企”“七大行动”。发挥政府法律参谋助手作用,参与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研判,对外合作框架协议和发行审核。持续推进法治护航“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三团一盟”作用,进一步拓宽法治护航行动服务广度和深度。开展“法治助振兴,服务在基层”专项行动,推进“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常态化,解决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资源不均、群众法治观念和基层治理法治水平需进一步提升等困难和问题。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先锋岗推广使用,进一步扎密、织细、做实公共法律服务一张网,完善500米公共法律服务圈。开展“法企同行”,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保障职能,着眼于服务我市实体经济,推动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融入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各领域、各环节,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企业合规管理、法律政策宣讲、矛盾纠纷化解等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