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通榆县政协副主席王东秀
白城市风沙干旱,十年九旱,有效降雨少,且时空不均,风调雨顺难遇难求。根据国家“节水增粮行动”部署及全省实施方案要求,2012年和2013年,全市共计实施玉米膜下滴灌面积191.01万亩,粮食增产效益和水资源节约效益非常显著。
一、通榆推广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的成功实践
通榆县的决策者们始终把农田水利建设当做突破口,苦苦探索。从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试点到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实施,历时5年的工程建设,通榆总计实施面积已达到了100万亩,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表现出了增产(80%以上)、节水(70%以上)、增温(280—300℃)、保墒(灌溉周期延长了15天)、节肥(利用率由50%提高到80%)、省工(省去三铲三趟两次追肥,解决了后期田间管理的难题)、提质(玉米品质提高了一个等级,重量提高了10%)、避灾(有效预防春季低温灾害)、压碱(膜下提高盐碱地的保水含水量)等优势,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膜下滴灌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农民真正认识到膜下滴灌这一现代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增产增收的瓶颈问题,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耕作方式的革命。
二、关于做好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全市推广工作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破解电力配套对工程建设的制约问题。2014年初,通榆县政府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研发试验了移动式光伏提水设备,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实施电力配套,经过4台样机一年的试验证明,该设备完全可以为节水增粮项目配套,解决边远地区农网配套不到位的问题,设备相关功能的创造性和实用性已得到水利部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项目承接单位——吉林省节水灌溉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向相关部门申请了专利,省政府已决定2015年在通榆搞试点之后全省推开,市政府应从政策、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要尽快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繁重的工作任务、落后的工作条件和基础设施、办公条件及人员编制不足,决定了存在管理不到位、管理水平低、服务能力弱等诸多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尽快得到解决,但受各方面条件制约,落实工作缓慢,长此以往会影响工程的运行和效益的发挥。
三是努力解决配套资金不足问题。建议市委、市政府首先要尽最大可能增加地方配套资金;其次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农民自筹一部分资金;再次要探索农田水利机制体制创新管理,在产权主体真正到位、机制健全的基础上,搞活经营权,提高管护效率。